当前位置: 考古研究院 关于 大事记

2024

发布时间:2024-03-26 16:17:25    浏览次数:857 次   

1月29日,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办的“长江中游商代文明”国际研讨会在湖北考古博物馆正式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武汉大学、四川大学等有关高校和文博机构的10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2024年2~12月,全年完成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6个,全年承接委托方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协议44项,其中调查项目16项,调查里程972公里;考古勘探项目16项,勘探面积8663594平方米,考古发掘项目12项;发掘遗址52处,发掘面积18630平方米。

2024年2~12月,十堰学堂梁子一直2024年度考古工作主要在B发掘区和C发掘区进行。本年度最大的收获是历时两年的系统的年代学结合地质地貌和沉积埋藏学的综合研究的阶段成果使发掘团队对于学堂梁子遗址的认识更加深入。初步结果进一步证实了“郧县人”3号头骨是欧亚大陆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完好的约百万年前的古人类头骨。

2024年2月以来,当阳九里岗遗址2024年度遗址勘探的重要发现是新石器时代水利设施走向及年代的确认,结合剖面观察和初步的沉积物微形态分析,对遗址拦水设施的起筑地面、拦水设施的土料选择有了进一步认识。

2024年2月以来,荆门屈家岭遗址2024年度为进一步确认史前水利系统的坝体结构和构筑方式、获取考古层位学依据,布设6×40米规格探沟1条对郑畈水坝进行东西向解剖清理。屈家岭遗址发现的水利系统,集抗旱与调蓄、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标志着史前先民的治水理念从最初被动地防水御水转变为主动地控水用水,实现了从适应自然到改造自然的跨越。

2024年2月以来,赤壁大湖咀遗址2024年度共布设5×5米探方40个,扩方4个,实际发掘面积1000平方米,发掘区包括发掘东城北墙南侧的铸铜作坊区、东城中部的居址区,共发掘灰坑52座、灰沟5座、房址3座、水井1座、窑址1座。本年度重点对东城北城墙内侧发现的铸铜作坊进行发掘。初步了解到作坊的分布范围约4000平方米,规模巨大。作坊内冶铸相关的遗迹丰富、分布有序。特别是清理出作坊内的水井,开口3.2×1.6米,深达12米。作坊内清理出大量铜渣、挂渣炉壁、炼渣、石范等冶铜遗物,出土铜鼎足、铜削刀、铜镞等较多铜器,指示作坊内存在集中的熔炼或合金化生产活动,进一步确认冶金手工业在城址中的突出的地位。

2024年2月以来,荆州楚纪南故城遗址2024年度为清楚了解楚纪南故城广宗寺北台基群的分布范围,确认其性质、年代、布局及周边水系结构,首先对台基群最南部的纪7号台基进行发掘,面积800平方米,共布10×10m探方8个。

2024年2月以来,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持续推进湖北水下文化遗产资源调查,重点在武汉市黄陂区夏家寺水库及院基寺水库开展水下考古调查工作,对5平方公里水域面积进行覆盖式水下物探扫测,发现明清时期方家潭古镇遗址、夏家寺及夏家寺桥遗址、疑似墩上遗址、4处水下文化遗存点,初步掌握其分布范围及准确坐标,通过研读水下三维图像推测其基本保存现状。

2024年1-3月,完成大广高速新增东方山互通项目黄石杨华咀墓地抢救性考古勘探与发掘,勘探面积约2000平方米,考古发掘面积150平方米,发现明清时期墓葬10座,其中砖室墓1座,土坑墓9座。

2024年2-3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宜昌博物馆对宜昌王家坟墓地进行考古发掘工作。

2024年3月考古院进行武汉至重庆高速公路恩施段工程考古调查,调查路线长33公里;3月进行三峡水运新通道项目考古调查、勘探,调查面积约150万平方米,勘探面积约12万平方米。

2024年4-7月,“凤凰故国——青铜时代曾楚艺术展”在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展出,此次展览由中国国家文物局指导。其中,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持发掘曾获“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项目中“随州文峰塔东周曾国墓地”“湖北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随州枣树林春秋曾国贵族墓地”“京山苏家垄周代遗址”等最新曾国考古成果在此次展览中集中展出。

2024年4月,完成《京山苏家垄春秋墓地出土青铜文物(三期)保护修复项目结项报告》。

2024年5月18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湖北考古博物馆举办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的“江汉考古大讲坛”第一讲讲座,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王仁湘教授《双神崇拜:史前造神艺术传统观察之一》进行专题讲座。

2024年5-8月,为配合沪渝高速武汉至黄石段改扩建工程建设,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鄂州万家林墓群进行了考古发掘。

2024年6-8月,远安太平榨屋墓地考古发掘,发掘面积200平方米。

2024年6-10月,完成咸宁市通城县麦米坎遗址发掘工作,发掘面积500平方米。

2024年6-11月,为配合襄阳至宜昌高速公路宜昌段建设,进行了夷陵区罗家坡遗址的考古勘探和发掘。

2024年6月28日至30日,由中国考古学会动物考古专业委员会、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办,云梦县博物馆承办“生业与族群:头蹄葬动物考古专题研讨会”,为推进云梦郑家湖考古宣传,配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云梦郑家湖与睡虎地考古资料整理研究与价值阐释”课题研究。

2024年6月20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美国哈佛大学傅罗文(Rowan K. Flad)博士进行学术交流座谈。

2024年8月3日,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随州市博物馆联合主办的随州枣树林墓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推进会暨春秋时期诸侯国墓地考古新发现与学术研讨会在湖北随州举行。

2024年12月进行秭归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考古调查、勘探,调查面积约3.2平方公里,勘探面积约2万平方米;12月当阳坝陵化工园区考古勘探发现墓葬超过150座,时代为春秋至六朝时期;12月启动浩吉铁路车站扩能改造工程(湖北段欧庙站/掇刀、江陵站)项目的考古调查和勘探;12月启动宜昌至常德铁路湖北段的文物调查工作;本年度二广高速公路襄阳隆中互通至荆州草安枢纽段改扩建工程考古调查,沿线发现文物点26处。

2024年12月考古院和故宫博物院签订《故宫博物院和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合作协议》。

分享到: